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公告通知

生态大数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2022年开放课题、自主课题申报通知
 2022年09月23日 11:41
       

生态大数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

2022年开放课题、自主课题申报通知

生态大数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自2019年获批建设以来,依托内蒙古大学,以“突破生态大数据共性支撑核心技术,支撑生态大数据应用工程实践,示范生态大数据典型应用成果”为目标,设置了“多源异构生态大数据的感知聚合及安全共享”“生态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服务平台及协同保障”“多维度生态大数据的建模分析与深度挖掘”和“生态环境大数据智能分析与管理决策综合应用”四个研究方向,通过高质量研究与成果应用,力争建设成为自治区及国家生态大数据应用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基地、新技术成果工程化实践基地和重要人才培养基地,立足内蒙古,支撑引领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可持续建设。为进一步推动工程中心科研水平提升和对外合作发展,现开展2022年度开放课题、自主课题申报工作。

一、课题申报指南

课题需围绕构筑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大需求,以研究生态大数据共性支撑核心技术、实施生态大数据应用工程实践为主要任务,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生态大数据综合解决方案。课题研究内容聚焦以下四个主题。

1)多源异构生态大数据的感知聚合及安全共享

以物联网、无人机、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支撑,以拓宽和优化大气、河流、湖泊、土壤、植被等生态数据的获取渠道和感知方式为导向,以构建多源异构生态大数据的全面感知、按需聚合和安全共享为重点,针对生态环境数据的“感、接、享”等关键技术开展科学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

2)生态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服务平台及协同保障

以构建支撑生态环境大数据高效存储与管理的云基础设施平台为基础,以支撑生态环境大数据深度分析的云服务效用优化为驱动,以协同可靠云服务体系的关键技术为重点,针对生态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建设中面临的能效管理、智能服务及服务可靠性保障等共性技术难题开展科学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

3)多维度生态大数据的建模分析与深度挖掘

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新型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支撑,以内涵丰富的各类生态环境领域大数据分析场景与应用需求为目标,形成不同生态关注点的基础数据主题库,重点针对生态大数据建模与分析中面临的多维数据融合、多样性数据统一管理及融合机器视觉的数据深度分析等共性技术难题开展科学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

4)生态环境大数据智能分析与管理决策综合应用

以丰富的地区生态大数据资源和全方位的云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多维数据建模分析方法和深度挖掘技术为核心手段,重点面向内蒙古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黄河流域中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内蒙古“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等领域开展地区生态大数据应用研发。

二、管理办法

根据《内蒙古大学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细则(修订版)》等相关管理规定,对此次征集课题进行管理。

三、课题种类及资助经费

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拟征集开放课题2-4项,自主课题4-6项,每项拟资助4-8万元。

四、申报条件

(一)申报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

(二)申报人具有良好的相关研究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或条件,能够独立开展和组织研究工作。

(三)申报人按照本次课题申报指南的范围进行申报,课题拟研究内容需要与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已获得其他经费来源渠道资助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四)课题面向全国征集,征集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启动资助实施。

(五)开放课题申报人的工作单位必须为除内蒙古大学以外的其他单位。

五、申报要求

(一)申报人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三年申报我中心课题资格并将相关情况告知项目承担责任单位进行处理。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追究相关责任。

(二)课题研究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

(三)申报人须认真填写《生态大数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自主课题(2022年)申请书》(附件1)。

(四)申报日期截止至20221015日。

六、研究周期及成果要求

获立项资助项目的成果发表时,务必在显著位置标识“生态大数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资助”字样。成果作者或成果完成人中需要包括生态大数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成员。

七、课题管理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靖

联系方式:18686096166

邮箱:liujing@imu.edu.cn


生态大数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22915





     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邮箱地址:csmhjy@imu.edu.cn    蒙ICP16002391号-1


    @2022 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