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研究方向
计算机网络与物联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自治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本方向以下一代互联网为中心,开展无线和移动网络、物联网、机会网络等各类计算机网络的协议、软件、系统和网络安全的研究。一方面,根据自治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通信业务量分布不确定等情况,为边远地区亟待解决的交互式远程教育、非实时通信等问题提供方便有效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瞄准科技发展前沿,突破无线链路签名和延迟容忍协议等关键技术,设计实现具有前瞻性的、高质量和多样化的绿色网络服务,增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本专业导师简介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学历
| 学位
| 职称
| 专业
| 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内容
|
1
| 吴承勇
| 男
| 1957
| 硕研
| 硕士
| 教授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计算机网络
| 1.网络系统结构、网络管理、网络性能分析、流量控制,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以及应用。2.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远程教育应用软件的研究。3.网络应用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开发。
|
2
| 李茹
| 女
| 1974
| 博研
| 博士
| 教授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计算机网络
| 1.物联网。研究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核心设备,以及应用示范系统。2.无线网络。研究异构无线网络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软硬件设备以及应用系统,包括移动Ad Hoc网络、WiFi、蓝牙、传感器网络和WiMax之间的互联互通技术、移动管理技术、安全访问策略、网关设备和应用系统等。。3.网络管理。研究互联网的各类新型应用,研究应用层流量识别理论与算法,研究网络流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
| 马学彬
| 男
| 1981
| 博士
| 博士
| 副教授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计算机网络和移动计算技术
| 研究移动计算模型,无线通信与移动网络技术,延迟容忍网络,移动位置管理。研究未来移动互联网中各种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融合技术及其网络构架,研究面向泛在异构网络环境的移动管理架构、数据转发技术、服务质量保证技术。
|
4
| 张俊星
| 男
| 1974
| 博士
| 博士
| 教授
|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网络
| 1.网络测量与建模,包括无线网各层特别是物理层的分析和研究,以及有线广域网延迟、丢包率、可用带宽、和用户行为的分析和研究。2.网络安全,侧重于基于物理信息的各项安全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3.网络测床,深入研究网络仿真测床、网络覆盖测床、以及面向下一代互联网和新兴物联网的测床设计、实现、和应用。
|
5
| 白翔宇
| 男
| 1976
| 博研
| 博士
| 副教授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计算机网络
| 1.移动与无线网络,包括自组织网络、传感器网络、延迟容忍网络;2.异构网络融合,包括卫星网、地面网络的互联互通技术;3、下一代互联网,包括IPv6与物联网技术;4、网络管理技术与系统,包括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网络性能监测、分析与故障排查。
|
6
| 魏凤歧
| 男
| 1964
| 硕研
| 硕士
| 副教授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嵌入式系统及数字系统设计
| 1.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包括:ARM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的连接、嵌入式操作系统(WinCE、Linux)的移植、驱动程序的开发、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2数字系统设计及应用。包括:EDA技术的应用、算法的硬件实现及优化、IP资源复用与IP核设计,sopc技术应用。
|
7
| 徐晓东
| 男
| 1970
| 硕研
| 硕士
| 副教授
| 计算机体系结构
| 嵌入式系统
| 1.嵌入式系统研究。2.数字系统设计。3.数字化产品的研究与开发。4.将嵌入式系统和EDA应用技术结合起来,研究、掌握一套全新完整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
8
| 刘彩霞
| 女
| 1973
| 博研
| 博士
| 副教授
| 计算机体系结构
| 计算机体系结构
| 计算机多核系统体系结构研究,系统布局布线算法研究以及系统布局布线策略研究,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研究,高性能嵌入式算法研究,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系统设计,基于SOPC的嵌入式应用开发,物联网建模
|
9
| 张志斌
| 男
| 1974
| 博研
| 博士
| 副教授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机器视觉,人工智能
| 1.基于多传感器的野外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设计、有效视觉信息获取方法、摄像头标定自动化以及机器学习、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研究。2.基于野外三维立体视觉的移动目标重建、移动目标信息获取和移动目标跟踪算法研究。3.基于多摄像头检测关联方法研究,包括视频图像处理检测、目标特征提取以及多摄像头协调检测关联方法研究4.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牌照的自动定位、车牌字符分割与车牌识别系统设计及方法研究。5.智能交通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移动目标检测,主要包括驾驶员的行为状态、车辆行驶状态等检测方法研究。6.Arm/DSP嵌入式应用系统研发,包括嵌入式Linux系统设计、多模块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及协议等。
|